구독신청

冷待银行的企业,银行低息贷款反应迟缓

经营不良情况下结构调整手段无力

  • 发布时间 : 2015.06.14 19:06   最后修改 : 2015.06.15 15:05

某大企业H公司今年未接受银行的任何一项信用贷款。至去年为止,该公司每年需要向银行申请数十亿到数千亿韩元的1~3年短期贷款,但今年开始通过企业债券或商业票据(CP)来筹措资金。这是因为企业债券的利息为每年1.9%,低于银行贷款利率(2%中上)。

像这样冷待银行的企业正在逐渐增多。在进入基本利率为每年1%的时期后,比起偿还银行债务,企业更倾向于企业债券、CP等直接的金融手段。基本利率降低迅速反应在公司债券、CP等利率上,使其随之下降至年2%左右。但银行信用借贷的利率不但直接保留了占整体贷款金额0.38%的各种信用担保金,加上银行利润等,使得银行贷款利率上的反应并不明显。今年4月的情况,企业运转资金贷款平均利率(以最新处理额为标准)达到了3.75%。

1~4月情况来看,实际通过企业债券筹措的企业资金规模由去年的36兆1986亿韩元上升了4.3%,达到了37兆7417亿韩元。而CP•电子短期债券则从221兆8115亿韩元增加至411兆2514亿韩元,上升了85.4%之多。

除此之外,近来的追加利息的下降,更使得银行陷入收益日渐恶化的困境。

除此之外,结构调整也拉响了警报。金融机关有关人士称:“针对资金流动危机企业的自律公约和企业整改等现有的结构调整手段是一种延长银行负债期限的方法,对商业债券是束手无策的。如果能一帆风顺当然没有问题,一旦发生流动危机就不得不依靠法庭管理等强烈手段干预。”





[(c) 每日经济 & mk.co.kr,禁止重新编辑与转载]

go to top